9月20日下午,我校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在创新创业中心102会议室举办专题学术报告会,特邀我校2009届化学专业优秀校友、武汉大学李武教授重返母校,为师生带来一场题为“催化氘标记化学前沿进展与个人科研成长”的精彩报告。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班子成员、教师代表以及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百余人参会。此次活动作为学校纪念办学115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现了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也彰显了校友情系母校、共促发展的深厚情谊。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副书记于玲主持报告会。

李武教授深情回顾了在母校求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母校培养的感激之情。他分享了自己从2005年进入邢台学院攻读本科、到赴武汉大学深造、赴德国开展博士后研究,最终成长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奋斗历程。他勉励学弟学妹们,科研道路上难免遇到挑战,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以勤奋弥补差距,勇于追求梦想。他还以《士兵突击》《阿甘正传》等作品中的励志故事,鼓励大家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

在学术分享环节,李武教授系统介绍了催化氘标记化学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氘化学品在药物研发、蛋白质组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重点讲解了其团队基于新型催化体系发展的氘标记新策略,以及在实现高附加值化学品精准制备方面的突破性成果,特别是利用生物质原料开发可循环纳米催化剂,成功实现千克级氘代产品合成的研究工作,引起了师生浓厚兴趣。相关成果已在《Nature Chemistry》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并正与医疗机构合作推进氘代药物的药理研究,展现了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与会师生就氘标记物的合成成本、反应条件优化、通用催化剂在生物质转化中的应用潜力等问题与李武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现了邢院师生勤于思考、追求真知的良好风貌。
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张雪辉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场报告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更是一次生动的育人实践。李武教授以其扎实的学术功底、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不忘初心的情怀,深刻诠释了学校“纯德实学”的校训精神,为师生树立了学术与人生的标杆,为学院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优秀校友的榜样力量,将进一步激发我校学子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凝聚起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未来,学校将继续搭建更多校友交流平台,汇聚校友智慧,共同谱写新时代邢台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李武,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2009年本科毕业于邢台学院生物化学系,2015年获武汉大学博士学位,2016至2021年在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以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Nature Catalysis》《Nature Synthesi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武汉英才”优秀青年人才、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十大珞珈风云学子”“十大学术之星”等荣誉称号。